身体“阳了”,降压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药物还吃不吃?要停药吗?

时间:2023-02-14 21:27:30 作者:水韵 热度:

新冠防疫管控逐步“松綁”後,變陽的人、陽瞭伴隨不適癥狀的人持續增加,覆蓋老、中、青、幼等各個年齡段。由於新冠傳播和攻擊人體是“無差別”的,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慢病群體,康復和管理顯得緊迫和關鍵。

慢病群體,意味著身上至少有1種或幾種慢病,年齡越大慢病越重、越多。這些慢病目前不能治愈,隻能通過長期、定期服藥控制病情。

當新冠病毒來襲中招後,對他們無疑是雪上加霜、屋漏逢雨。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他們的主要顧慮是:

1、不小心“變陽”,新冠會不會誘發其他合並癥狀,或者加速慢病惡化,因為慢病患者本身就是免疫力偏弱人群。

2、慢病患者很多需要每天服藥控制、管理病情,如果陽瞭之後需要吃退燒、感冒、緩解劑等藥物,還能不能吃慢病藥物?對身體損害有多大?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我國慢病群體較為龐大,很多病癥人數拿下“世界第一”:

據《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》數據,截至2021年底,我國有

心血管疾病患者約3.3億

,高血壓患者約2.45億。

據《健康中國行動2019—2030年》披露,我國現階段

糖尿病患者超1.4億,以2型糖尿病為主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據國傢衛健委2019年公佈數據,我國

乙肝患者人數約2000—3000萬

,大部分需要長期抗病毒治療。

這些慢病患者,有的身上同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好幾種慢病,如果不慎感染傳播率很快的新冠病毒,相信“變陽”的基數也會比較龐大,如何處理?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1、按照國傢防疫最新要求,居傢隔離,做好病情監測

。醫生認為,慢病患者要高度重視自身免疫力不足、有基礎疾病的實際,一旦出現慢病的病情加重、呼吸不暢、發熱不退、抽搐、頭暈目眩等癥狀,及時就醫治療。

2、對於慢病患者“陽瞭”的處置,國傢聯防聯控發佈會上有權威解答

,北京某大型醫院專傢告誡:該吃的慢病基礎用藥、控制藥物,堅持不能停,以前怎麼吃,現在仍舊怎麼吃。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高血壓、糖尿病、乙肝、心腦血管疾病、高血脂等慢病患者,不慎“變陽”瞭,意味著要同時打“一長一短”兩場仗:

長的仗:

堅持長期對抗慢病,防止病情反彈,指標變差。

短的仗:

短期對抗新冠病毒及可能引起的病癥,可能需要2—7天,既“陽轉陰”又獲得抗體。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問題是,身體“變陽”,藥物該怎麼吃?需要註意什麼?

分3種情況:

第一種:慢病患者確診“陽瞭”

,但身體沒有不舒服癥狀,屬於無癥狀感染者,這是不幸中的大幸,該吃的慢病藥物,正常吃,不要忘記。

第二種:慢病患者“陽瞭+出現不適”

,居傢需要服用感冒藥、退燒藥、鎮痛藥,或止咳藥等,如果慢病藥物說明書裡,沒有與緩解新冠癥狀藥物成分相克,那慢病藥物與新冠緩解藥物,間隔至少1—2個小時後相繼服用。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註意三條:

一是乙肝抗病毒口服藥物,尤其是恩替卡韋,最好睡前吃,時間上與新冠緩解藥物錯開;降糖藥、降壓藥等盡量不改變原來的服用時間,錯開服用新冠緩解藥物。

二是慎用退燒藥,通常低燒在38.5度以下,以物理降溫手段為主,輕易不要吃退燒藥;在體溫高於38.5度後,可適當用退燒藥,避免剛發熱就用退燒藥,體內出現抗體,延長發燒時間。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三是退燒藥、鎮痛藥、感冒藥通常不能同服,防止藥物過量,引起肝腎受損。

第三種:慢病患者“陽瞭+出現不適+醫院就診”

,要及時向經治的醫護人員講清自己的慢病史,確保各類藥物配合使用的安全,對身體影響降到最低,用藥後如有不適也需立即反饋。

如果慢病患者不小心“陽瞭”之後,不遵醫囑就擅自停藥,可能的後果有:

身體“陽瞭”,降壓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藥物還吃不吃?要停藥嗎?

1、引起慢病指標波動和異常,如血壓升高、血糖異常、乙肝反彈等,或者誘發慢病的各類並發癥。

2、可能會出現慢病加重的意外,一邊是類似於感冒的癥狀沒緩解,一邊是慢病讓身體不適。

3、此前病情受控的局面可能打破,甚至有耐藥的風險,多見於乙肝用藥。

慢病患者處於逐步放寬新冠防控之下,身體面臨多重考驗,註意及時監測身體指標,合理休息,營養及時補充,保持充足的睡眠,最好把新冠病毒拒之體外,努力實現“不陽”。

站长声明:以上关于【身体“阳了”,降压、降糖、乙肝等慢病药物还吃不吃?要停药吗?- 】的内容是由各互联网用户贡献并自行上传的,我们新闻网站并不拥有所有权的故也不会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您发现具有涉嫌版权及其它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至:1@qq.com 进行相关的举报,本站人员会在2~3个工作日内亲自联系您,一经查实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的涉嫌侵权内容。